熱軋鋼帶表麵氧化皮去除的有效方法
凱時人生就是博下載資訊:因為軋製工藝參數與冷卻製度,以及鋼帶成分和溫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在熱軋過程中所形成的氧化鐵皮結構和成分呈現出較大的差異性。這樣,熱軋的成品率大大降低,金屬損耗會因為氧化皮的發生而造成。比如麻坑和斑點等現象也是影響成品質量的缺陷之一,它們也會在氧化鐵皮壓入熱軋鋼帶表麵後形成。
下麵我們看下熱軋鋼帶在生產過程中的關鍵因素,分析氧化鐵皮的結構和性質,並采用有效方法去除氧化鐵皮和控製氧化鐵皮在生成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熱軋鋼帶表麵的氧化鐵皮形成因素有三點
1、鋼坯在加熱爐中的氧化會隨著對爐子加熱的溫度,在爐內停留的時間長短,爐中所排放的氣體中的水蒸汽的含量與氧的含量,被加熱的鋼材的種類,以及千差萬別的燃料種類。還有氧化鐵皮的剝落頻率等等多種因素的變化而隨之發生著變化。通常說來,為了能夠減少氧化鐵皮的生成幾率,可以采取降低加熱的溫度縮短在爐內的停留時間、降低水蒸汽的容量把爐壓控製成微正壓,把氣氛控製成氧化等一係列舉措來實現。
2、研究發現,480C的溫度會使得氧化鐵皮轉化反應的速度達到最高狀態;在溫度為575℃以上時,富氏體是比較穩定的,富氏體中的FeO在575℃以下時不穩定,將按照4Fe0=Fe3O4+Fe進行分解;而當溫度調整到低於300℃時,氧化鐵皮轉化反應速度幾乎為零,而若處於較低的溫度下(300- 570℃)去急速冷卻氧化鐵皮的話,那麽還沒有及時分解的富氏體(FeO和Fe3O4的固溶體)就會在更低溫度下被固定下來,而鐵皮內的富氏體則會在緩慢冷卻時有少量的存在抑或不會出現。在水蒸汽氣中停留時間的長短對它也是有很大影響的,停留時間越長,形成的氧化鐵皮數量就會越多,但FeO含量就會減少。原因是氧化鐵皮在水中比在空氣中形成速度要快出許多。因此,非常有必要控製層冷卻停留時間,準確調節冷卻速度。
3、卷取溫度對鐵皮層厚度的影響並不是很明顯,可是帶鋼頭尾和邊緣就很輕易在高溫卷取狀態下發生較大的變化,主要是形成Fe2O3這樣的氧化物。因此在知道這種因素有影響的情況下,對症下藥是很有必要的,力求減少帶鋼邊緣和尾部出現Fe2O3的機率。可是又怎樣減少呢?通過不斷地試驗、觀測和努力,最終得到了這樣的結論,那就是通過進一步降低卷取溫度來減少Fe2O3的生成率。並且這種減少還能很大程度上帶動富氏體向Fe3O4的轉化度的降低。試驗證明,帶鋼上的氧化鐵皮層在卷取溫度為550~590℃時是最薄的。此時,富氏體的分解也是最薄的。
一般采用機械除磷工藝,其中所謂”水刀“即一種"超高壓水射流”,他是以水為主要介質加壓至300-400Mpa(超高壓),利用小孔(0.2mm)噴射原理,將超高壓的水能轉換
為速度在800-1000M/S的”水箭“,這樣的水箭可用於各種軟基性物質的切割和對物體表麵做清洗處理。若在水箭中加入適當的磨料,則可切割。
本文出自凱時人生就是博下載(http://www.dgwuliu888.com/fbzdhyy.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